《跳出“格子”人生》

 人生已然苦短,来日未必方长,更要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题记

      有段时间很喜欢看《超级演说家》,尤其被一位名叫刘媛媛的北大法律系才女的演讲深深吸引了,反复看了好多遍,因为她的有些想法与我不谋而合。在《不作不会活》这篇演讲中她提到:我们绝大部分人都在听着别人的故事给自己的人生画“格子”,左边的这条线是要学业有成,右边的这条线是一定要找个安稳的好工作,上边的这条线是30岁之前要结婚,下边的这条线是婚后一定要生孩子。

      我目前是身在“格子”外,不在“框框”中,年逾30,未婚,更别说生孩子,去年初从安稳的国企辞职,唯一符合的就是还算学业有成。我的前小半生都是在“自作”且“自受”中度过。期间有很多好心人拍着我的肩膀给我建议“这人啊,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样的事儿”,所以他们极力建议我生活回归“格子”当中。我并不觉得他们错,但是大家的确选择不同。

      我一直坚信人生是属于自己的,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哪怕是自己的生身父母。只有自己才可以为自己的人生做决策,别人的只能是建议。单身也好,结婚也罢;享受天伦之乐也好,坚持二人世界也罢;事业风生水起也好,工作普普通通也罢,没有绝对的好和坏,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生活的最佳状态时幸福,可幸福是种主观感受,我们要的是自己切身感受到的幸福,绝非别人认为我们应该感受到的幸福。

      成年人之间若想和平相处,必须学会互相尊重。他人的某些行为也许无法理解,但只要不违反法律,不违背道德,那么就请尊重。我发现眼下人与人相处缺少一种边界感,想当然的以自己的所思所想去揣度他人,其实自己的生活都没有弄明白,却自以为是的对别人的生活指指点点,模糊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界限。

      切记,大家的生活环境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甚至读过的书、看过的剧、走过的路、见过的人皆不同,做出的选择自然不同。《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中有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所以,当有人跳出“格子”时,请给予尊重。

      不仅是我,肯定有其他同仁也想跳出“格子”,体验不同的人生。人生原本就有无限种可能,又何苦自我设限?

      我是一个爱“作”的人,喜欢不安现状的“瞎折腾”,因为人生已然苦短,来日未必方长,更要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注:本文摘自三茅人力资源网

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石家庄千里马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www.qlmrl.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400-663-1009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梵赛网络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