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发展政策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居世界第一位,国产品牌所占市场份额约为30%。”我国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机器人产业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以中低端为主、企业规模偏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而为了规范、扶持我们的行业,中央及地方相继出台了各项政策。小编今天就梳理了我国已出台的一些机器人产业扶持政策来给大家浏览使用。

国家扶持政策以引导为主

国家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从战略上做好顶层设计;

科技部通过863项目对机器人相关技术研发给予扶持;

工业强基工程中对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和驱动器等核心零部件有所支持;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15年第二版)》中,对工业机器人及其关键零部件进行了调整,并新增了对多功能破拆机器人的支持。地方政府对首台(套)产品给予采购或保费补贴;如安徽省出台《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我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指导意见》、福建省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九条措施的通知》,对用户企业采购首台(套)产品给予补贴;上海市、东莞市、马鞍山市等地对机器人方面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或给予单台奖励,或在企业购置首台(套)综合保险给予保费补贴,东莞市设立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专项扶持资金,下面请看具体政策明细:

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2018年4月

政策文件:《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相关内容:五年内形成我国自己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根据工信部工作部署,下一阶段相关产业促进政策将着手解决两大关键问题:一是推进机器人产业迈向中高端发展;二是规范市场秩序,防止机器人产业无序发展。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梵赛网络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