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轻信自己的眼睛

1. 别轻易下结论

人的眼睛会说谎。很多时候可能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很多事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所以请别着急下结论。

唐肃宗在当太子的时候,生活朴素,行为正直。有一天,他陪着唐玄宗一起进餐。餐桌上摆满了各种佳肴,其中有一盘唐玄宗最爱吃的羊腿,太子就去割了一大块献给父皇。太子割完羊肉后,见手上都是油脂,便顺手拿起一张面饼擦手。唐玄宗眼睛直盯着他的脸,露出极不高兴的神色,桌子上明明放着手巾不用,你这样也太糟践粮食了!如此浪费,以后该如何治国安邦?唐玄宗正要叱责,转念一想,太子品行一向端正,今天这是怎么了?我看看究竟再说。随后却见太子擦完手,慢慢地把饼送到嘴边,有滋有味地把饼吃掉了。原来太子是怕油脂用毛巾擦掉可惜,就用面饼擦了一起吃下去。唐玄宗转怒为喜,对太子说:“我差点错怪了你啊!人就应该这样节俭……

世上有很多事就像太子“以饼拭手”这样,乍一看起来让人无法容忍,但随后发生的一切,又会颠覆我们先前所有的成见。所以,我们对待任何人和事,千万不可急于下结论,应该像唐玄宗一样等一等,看一看。

以前听朋友说过一个故事:有一次,他所在公司老板在公司巡视的时候,发现他趴在办公桌上呼呼大睡,老板没有立即去叫醒他。而是找到了人力资源部经理说:“员工上班睡觉,总是有原因的,要么是管理上的问题,要么是个人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某些特别的原因。你去详细了解一下情况。”后来,人力资源部经理跟他沟通了解情况后,并跟她的主管确认情况属实后告诉老板:员工曾连续夜间加班赶写广告文案,后来实在累得不行,就趴在办公桌上睡着了。老板听后,对人力资源部经理说:“是这样啊。那就应该让他好好休息一下……”然后又亲自来到那位员工面前致谢,感谢他对公司工作的支持,并特许他在家休息两天。 从那以后他就更加努力工作,在公司经历几次风雨的时候都不曾有过离开公司的念头,现在已成为这家公司的核心骨干。

朋友的老板确实是聪明的管理者,见到上班“睡懒觉”的员工,没有大动肝火的叱责、惩罚,而是叫人详细调查后再作决定。常言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凡事不经调查,必不会知晓真相;不知真相,你的结论和决定必定荒谬。  

很多矛盾都是由于误会产生的,我们都应该理性地处理一些问题,因为我们看到的或许仅仅是表象;而如果轻易给人下结论,则往往可能失之偏颇、酿成大错。这世上,很多人相信自己的直觉,喜欢跟着感觉走,感觉根本不可靠。只有深入实际、深入一线,你才能得出正确结论、作出正确决定。        

南怀瑾说:“我们不缺惊世骇俗的言论,而缺乏脚踏实地的研究。”是的,断章取义、无中生有、不经核实、闭门造车的论调经常充斥我们的双耳。今天的我们确实需要放下身、沉下心作全面的观察、仔细的调查、深入的研究,让我们下的“结论”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

而关于神州优车这段HR的裁人视频,我相信事情并非那么简单,视频中所展示的内容,我猜测也是HR在经历过多次沟通无效情况下做出的无奈之举。后来我看到后续报道也证实了我的猜测:神州优车回应称,已按照法律法规给出裁员补偿方案,我们人力资源部的小姐姐深度自责,已在闭门自省中……其实公司此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员工进行了多次沟通并提供相应补偿,沟通未果后出现上述情况,但无论如何,处理方式确实欠妥当,虽是据理力争,也要度情适度。

 

2. 未来,裁员技巧将成为hr必备技能之一

回顾2019年,裁员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有的放在了年初裁,有的放到了年底裁。它们之中不乏巨头公司和独角兽,比如京东、网易、百度、蔚来、暴风、Keep、神州优车。就连华为都停止一般性社招,苏宁也传出在优化边缘业务人员和淘汰绩效不合格员工。

展望2020,中国企业面临的经济形式会更加严峻,裁员会成为大部分企业HR的常规性工作。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办法总比困难对,HR应该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个人给出以下几个建议以作参考:

建议一:居安思危

当企业发展越来越好的时候,越要居安思危,持续优化员工。 马云曾说”一定要在阳光灿烂时修屋顶“。HR要把减员增效作为一项日常的工作,把长期的裁员目标分解成阶段性的减员目标。越是能力强的人,越能在外面找到好的工作,越容易接受公司的裁员方案,而那些能力差的人,很难在外面找到好工作,才是坚决反对裁员的。

建议二:遵纪守法

裁员虽然是一件得罪员工的事情,但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老板吩咐的事情还得去做,但是裁员合法是最基本的要求。依法裁员,否则未来出事的锅还得HR来背。

至于如何巧妙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裁员,我就不在冼武杰律师面前板门弄斧了,大家看他的打卡文即可。

建议三:转移矛盾

 当裁员已成既定事实,HR切忌不要自作聪明,把裁员的事全部揽在身上,否则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要将自己转化为配角,转移员工的怒火。

借老板之力:以老板的名义要求各部门提交拟裁减人员名单,批准后,让各部门负责人找裁减员工初步谈话,HR做好配合工作,谈完一个签一个。

借部门经理之力:部门经理对员工的情况比较了解,在员工中有一定威信,遇到难缠的员工,可以邀请部门经理出面共同进行沟通和谈判,有利于了解员工的想法,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

建议四:先易后难

读书的时候,老师常会说:把难做的题目放一放,别耽误时间,先把简单的做了,在去解决难题。

裁员也是一样的道理,当裁员方案出来后,我们可以先易后难,从裁员难度小的部门开始,比如人数少的部门、就业能力强的部门等,再推及到其他部门;可以先从支持赔偿方案的员工谈,再找硬骨头员工谈。就好比”羊群效应“,前面的人一个一个签好字,拿好钱,开心地走了,后面的人就会效仿,这样等大部分人签字了,裁员压力就小了很多。

建议五:统一口径

平常加薪如果没做到公平公正,差个几十块,员工都有可能跟你较劲,更别说裁员如此尴尬的事情,统一口径,统一行动,统一标准才能避免不必要的争端,裁员难,难在做被裁员工的思想工作,如果出现多种声音和多种标准,容易引起员工的思想混乱,给员工留下把柄,轻则企业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来解释,重则会花更多的费用来摆平,甚至局面失控。

3. 未来已来,HR可能要裁掉自己

我最近看到一篇关于人工智能的报道,在此分享给大家:

人工智能在韩国国内招聘市场正迅速崭露头角。从筛选简历,到分析应聘者的人品和职业性格,再到“幕后面试官”,人工智能都在发挥重要作用。韩媒称,人工智能面试官可排除面试受人类主观因素影响,且效率高成本低。

目前已有700余家韩国企业采用。到今年底,将有1000家以上企业采用这种面试方式。应聘者只要拥有一台带摄像头的电脑和带麦克风的耳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参加人工智能面试。人工智能面试大体由自我介绍、基本提问、潜质分析、应变能力考核、期待奖励、能力分析游戏等几个大项组成。

人工智能招聘系统的最大优点在于,它可以防止招聘过程受到人类主观因素的影响。不愿公开姓名的一位公司人事主管表示,“最近接连爆出招聘过程中的人事腐败问题,也提高了人们对人工智能招聘系统的关注度”,“希望人工智能可增强大家对招聘系统的信任度”。

对企业来说,人工智能招聘系统具有效率高且成本低的优点。人工智能分析一份自我介绍仅3秒钟,8个小时就能分析完一万名应聘者的自我介绍,而相同的工作量需要10名人事负责人,按照一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工作七天才能做完。

在面试过程中,人工智能会锁定应聘者面部68个关键点,实施分析应聘者的面部表情、肌肉动作、声音和语速等,感应出应聘者的心跳、脉搏数和脸色变化。同时,人工智能还会将应聘者的脑部分为六个部位进行脑电波分析。之后,人工智能可以对应聘者各方面的能力做出评价,并给出一个综合评估,将评估建议书提交给人事负责人。

我曾听一位研究人工智能教授说:未来很多岗位都将被人工智能取代,那些按章办事,依靠管理模型和工具来做事的都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只剩下创新性的工作存在。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梵赛网络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