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成为一棵永不停止成长的苹果树
管理培训中有个经典的案例,叫做“自断经脉的苹果树”。
一棵苹果树,终于开始结果了,它觉得很高兴,因为农夫曾许诺:“你赶紧长大,等你结果了,我们平分苹果”。但是,结果令人不快,因为这一年,苹果树结了10个苹果,农夫却食言,一下子拿走了9个。只得到1个果子的苹果树愤怒而且伤心;
第二年,苹果树自断经脉,不愿成长了。最终结了5个苹果,4个被农夫拿走。“哈哈,这下还是我赚了。果实分配量从10%的份额增长到了20%的份额。”苹果树虽然仍为感到心理平衡,但是也有些沾沾自喜了。
故事最终成为了悲剧,苹果树逐年减产,农夫破产。苹果园被变卖,苹果树被砍成了木柴。
这个管理故事,在企业培训中,总会被当做“鸡汤案例、洗脑论据”来看待。因此,已经很少有人会在新员工培训中使用了。
但是我依然记得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时,被激发出的感受。
两败俱伤的结局,是两个分属不同立场的主人公,分别作出错误选择后的必然结果。标签为“农夫”的企业主,放弃了“诚信”;标签为“苹果树”的员工,放弃了“自我提升”。在这场围绕着“个人利益至上”的博弈中,没有赢家。
我们听过很多很多理论,鸡汤也好,干货也罢,个个都教导我们:“工作不是给老板做的,工作是给你自己做的。”我们听见过,也认同过。但事实总是这样——听过很多道理,可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当事实的车轮经过我们身旁,“当局者迷”这个成语就会忽然弹出,搅乱我们的视听。
“是公司丧失诚信在先的!”
“许他不仁,难道不许我不义?”
“这样的企业不待也罢,这样的上级不要也罢!”
“空头支票,会不会让我跳槽的时候给下个单位有简历造假的印象?”
“同样的职能,在竞争单位我的薪酬是3倍,我该不是个傻子吧?”
“就抓着我一个软柿子捏啊,也太欺负人了!”
“你不过是想更合法的占有我的知识产权!”
……
是啊,不一样的境遇,不一样的前后关联关系,不一样的生活。我总是听到有人向我解释:“你不了解,我的情况和他们都不一样,不是一个概念里的东西。”
我想说,不,我们都一样。成长这件事,意味着经历。经历各不相同,境遇各有差异。然而在经历后的选择,让我们长成了现在这样,彼此有着差异的形象。这些经历中的选择,有的主动有的被动,但我想,都不应该离开主旨——成长。
我们总是抱怨没有话语权,我们总是软弱于受着层层盘剥。我们总是哭诉小老百姓的无奈,我们总是纠结是要眼前的苟且还是远方的田野。但这所有的一切,根源仅仅是因为——我们还不够强大。
龙应台写过一篇追随者众的文章:《孩子,我为什么要求你读书》。
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选择的权利”——是啊,这何止是要为孩子追求的权利,这是我们所有人,都在梦寐以求的,一种叫做“自由”的东西。
苹果树的故事有另外一个结局。
当苹果树只是一个刚刚开始结果的小树苗时。它无所谓周边的经历是什么。它甚至根本没有听见过农夫跟它的利益分配规定。它眼里只有农夫给它的这块土地。这肥沃的,用定时施肥浇水除虫杀菌的土地。它贪婪的生长,让自己的骨架从瘦弱到粗壮。第一年,它发现自己只能结10个果子;第二年,它结出了50个;第三年,200个;第四年,1000个……
它成了农夫果园里最大产量的树木;它成了整个镇子里最大产量的树木;它成了整个省份里最大产量的树木……
农夫因为它一炮打响,它的知名度已经远远大于它的产量带来的经济利益。农夫把它视若珍宝,雇佣了大批雇工服务和保养它,外地的各种知名“农夫”,总是千方百计想要花大价钱,把它移植到自己的果园里……
我不主张盲目的“愚忠”。当发现企业平台的确不再适应你成长时,你完全可以选择离开。然而这种选择,我希望更多的主动权,要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当我们枝繁叶茂,当我们树干粗壮时,我们眼中的世界,很可能与以前,已经完全不同。所谓的“利益最大化”,是对于我们成长这个过程来计算的。
惟愿强大,方得尊重。
以上。
注:本文摘自三茅人力资源网
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石家庄千里马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www.qlmrl.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400-663-1009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