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奖励措施有效吗?

公司各种加薪、奖励政策没能收到预期效果,为什么?

为了激励孩子认真学习、及时完成作业给予的各种奖励,收效甚微,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措施都被“德西效应”了?不管对于成人还是孩子德西效应都普遍存在,他的效果完全出乎你的想象。还记得老人与一群吵闹孩子的故事吗?

一位老人搬到一个小乡村里,附近住着一群孩子,孩子们天天在他的院子外面追逐打闹,吵闹声让老人无法忍受,最后老人想出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叫到一起,告诉他们每天来他的院子里玩儿都会得到一颗糖果,于是孩子们每天都来每天都会得到糖果,几天以后当孩子们再来的时候没有得到糖果,因为来这里玩儿得不到好处了,于是孩子们决定再也不来了。

现在你明白德西效应了吗?如果还不能完全理解,那么让我们来看一下德西的实验:

他随即抽调一些学生去单独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难题。在实验的第一阶段,抽调的全部学生在解题时都没有奖励;第二阶段,所有实验组的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后,就得到1美元的奖励,而无奖励组的学生仍像原来那样解题;第三阶段,在每个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休息时间,研究人员观察学生是否仍在做题,以此作为判断学生对解题兴趣的指标。

结果发现,无奖励组的学生比奖励组的学生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去解题。这说明:奖励组对解题的兴趣衰减得快,而无奖励组在进入第三阶段后,仍对解题保持了较大得兴趣。

实验证明: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结果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内在的吸引力。这就是所谓的“德西效应”。

现在你明白了吗,不管是在管理中还是孩子的教育上,奖励所起到的激励效果是短暂的,从长期来看这种措施反而降低了人的内在动力,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你肯定会问,究竟什么会起到真正的或者长期的激励作用。我们再来看一下原“霍桑效应”。

霍桑效应就是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者观察时,会刻意去改变行为或者语言倾向。这个实验是对工厂的工人进行的,实验发现影响效率的最直接因素是情绪状态。现在你知道了最有效的激励措施是什么了吗?

第一,增加关注度。管理者可以更加关注员工,给予适当的口头表扬,让他知道领导关注着他的业绩、成绩、工作;教育中也是一样,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关注,会让学生主动的好好表现,每个学生都不希望在老师面前表现的不好。

第二,赋予一定的责任。管理中可以赋予员工更大的责任,比如有些员工是基础员工时表现并不突出,然而哪天你让他带项目了或者负责一项业务了,发现他原来这么能干,为什么?因为你给了他机会,他有了责任感,希望能够不辱使命,于是使出浑身解数。教育中,老师可以轮流任命学生为班长、组长,或者负责某项学习任务,比如领读,检查作业、办板报手抄报等,被任命的学生因为不想在老师和同学面前丢人,所以不管课堂上还是私下里都会认真学习。

第三、培养兴趣。这一点主要应用在教育中,兴趣是动力的来源,这一点毫无疑问。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只要是有兴趣的事,都会积极主动的去做,甚至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注:本文摘自三茅人力资源网

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石家庄千里马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www.qlmrl.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400-663-1009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梵赛网络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