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组织未来所需的能力素质模型

“什么是能力素质模型”

能力素质也称为“胜任力”,可概括为:“区别高绩效与一般绩效的关键行为习惯”,据光辉国际的长期研究表明:“40%-60%的高绩效都与能力素质相关,研究人才的素质和潜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满足当下,适应未来”

“如何构建组织所需的能力素质模型”

一、能力素质模型分类

根据过往项目经验总结,从组织落地和方便性考虑,建模手法会将岗位角色与层级结合,通常按照层级会分为三类能力:核心能力、领导力和专业能力

 1e60597e87362a2b26b8499abdef6a0.png

1核心能力是组织中所有人员都要具备的行为表现,往往与公司价值观是一致或从价值观萃取提炼,譬如客户优先、团队合作等;

 ef6f058c58603524e63d08939ca80f2.png

2领导力:是组织中管理层应该具备的领导素质,常见的领导能力项目如战略思维、商业洞察、发展团队等;

 8aa0fb8390be27c661916a313f42839.png

3专业能力:适用特定岗位序列,指为了完成某一具体类型的工作职责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譬如市场营销序列应该具备的市场调研能力、客户数据库管理能力,薪酬管理序列应该具备的薪酬分析能力等。

二、能力素质建模步骤

能力模型的构建是人才管理的核心工作,具体构建工作会包括五个步骤:

第一步,建立项目团队

制定项目计划,明确成员角色,核心成员角色包括:

①项目总负责人,对能力的产出过程及结果负责;

②能力模型共创者,负责选择、讨论并生成素质能力定义,一般由COE专家、学习发展专家、业务高管/管理者参与,其中团队成员至少有1位擅长工作的引导。

③组织协调人,负责过程中的会议安排,参与方的时间协调、手册的印刷等

第二步,访谈与调研

获取企业战略/文化价值观、企业高管层思路以及行为事件素材,确认应用领域,访谈对象包括:高层管理者、绩优员工对象、绩优员工对象的上级

第三步,起草能力模型

包括能力定义、行为描述、分级标准(1-5级)/行为表现(需要改进、始终满足期望、高于期望)等;

 c60e50f9aa02cf7dee45933f57e26db.png

第四步,标准校准研讨

将能力模型初稿与高管层、业务经理等相关方进行确认,通过圆桌学习会校准研讨关键行为;HR作为整个讨论的引导者,和大家一起,将讨论获得的行为进行适当归类和内化,这个过程虽然多花了一些时间,但从长远来看,参与者的认同度和主人翁意识会大幅度提高。

第五步,内化与应用

将能力模型的主旨精神进行提炼萃取,通过行为描述让能力标准具体化,并在内部广泛沟通和推广应用。HR部门可趁热打铁,制作图文并茂的手册,赠送给每位业务管理与员工。手册的每一页都呈现一个能力项和简单的行为描述,同时手册的图片也结合能力素质的元素,帮助业务管理者强化记忆。

三、设计能力素质访谈提纲(举例)

(访谈对象使用,时长45分钟/对象)

1.目前您分管的总监层级对象,在他们业务管理方面所面对的共同挑战有哪些?您认为,他们需要具备哪些重要的能力来成功应对这些挑战?

2.您认为他们的领导力(带队伍)方面普遍的能力的优势与不足之处有哪些?您认为需要具备哪些重要的领导力来支持未来组织的快速成长?

3.你认为(岗位名称)必须具备的哪3项最重要的专业知识是什么(知道什么),能否举一些例子?

4.你认为(岗位名称)必须具备哪3项最重要的工作经验(过去干过什么)?

5.您认为影响(岗位名称)人员绩效表现的重要因素有哪些?绩效表现好的有何共同能力特征?能否给我一些例子?

6.招聘(岗位名称)时,您最看重哪些潜质或特征?我们公司有哪些地方可以吸引加入?

7.过去招聘的(岗位名称),绩效表现好或升迁快的有何共同能力优势或性格特征?无法待下来的或绩效表现不好的员工有何共同的主要原因?能否给我举一个曾经发生例子

8.您认为较难提升,却又是选用(岗位名称)人才时需要重点关注的能力分别有哪些?

9.还有什么我没问,但您愿意分享的信息吗?

四、建模注意事项

无论何种能力模型,在搭建时都需要考虑几点关键原则:

第一,上下关联原则。行为的定义既要与价值观、同时还要兼顾业务战略目标现状,做到既保持一致,又与时俱进。在这里特别注意:若与组织价值观脱离,单纯推行素质模型将难有成效;

第二,清晰明确原则。避免使用不易理解、复杂的技术语言或术语,不利于内部沟通和外部招聘,也要避免描述过于含糊,否则会导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不同理解,无法形成共识

第三,重点突出原则。过往在Workshop模型校准会上发现,一些管理层要求员工八面玲珑,造成很多能力模型要求过高,过长,复杂,无法起到指引作用;事实上,能力素质模型不是追求多,更要突出有限的最关键的那些能力项目,避免面面俱到;

第四,HR各系统关联原则。很多公司的能力素质模型看上去很美,但与选聘、绩效管理、培训发展等领域没有具体结合,这也是导致能力模型缺乏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能力素质模型应用领域”

 

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意识到:基于能力的绩效与人才管理体系是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定义、评估和发展“能力”是组织成功的关键,也正因其战略定位,能力素质模型广泛应用于:

1. 人员选拔方面。绝大多数的选才失败,来源于缺乏相对清晰的人才标准,构建能力素质模型将高效助力精准选才;招人就像打靶,目标越清晰,越容易提高命中率。素质能力模型与岗位所需专业知识及技能共同构成了人才标准。

2. 培训与发展方面。通过能力素质评估结果(例如360°反馈),发现短板,为员工制定有的放矢的培训与发展计划;

3. 人才管理方面。能力素质评估结果可以帮助公司识别关键人才,并以此为基准,优化公司的继任计划,设置和实施培训计划,帮助员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等,要注意能力评估结果往往与绩效评估结果结合在一起,作为人才盘点的主要输入;

4. 绩效发展方面。全面的绩效管理,既要看结果(KPI)也要看行为(素质能力),能力素质评估结果可以作为绩效反馈与辅导的前提依据,通过素质能力评估和反馈,可以肯定员工优点,并发现工作不足,帮助员工提升。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梵赛网络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位置